早前,浙商证券(9.920, 0.07, 0.71%)在一份研报中预测,赛美纳上市后有望成为15亿元到20亿元的重磅品种。截至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第三代 EGFR-TKI还有三款,包括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以及艾力斯(27.400, 0.16, 0.59%)(688578.SH)的伏美替尼。
更重要的是,恰逢贝达药业的业绩增速下滑,赛美纳或成新的驱动力。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3.77亿元,同比上涨5.82%。其中,药品销售23.42亿元,同比上涨6.19%。对比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和药品销售的增速分别为20.08%、20.93%。
2022年,公司商业化的药品有凯美纳、贝美纳、贝安汀。公司未公开各具体销售额,但披露凯美纳、贝美纳的销量同比增长29.54%、684.32%,贝安汀快速实现营业收入。
这里面,凯美纳是贝达药业的核心药品,属于第一代EGFR-TKI。浙商证券在研报中预测,该药品年度销售额已超20亿元。然而,各种因素影响下,该药品的前途还面临考验。
天风证券(2.990, 0.01, 0.34%)曾在研报里统计,2022年医保目录生效后,125毫克的凯美纳由64.05元降至39.8元,降幅为37.87%。该药品的降价幅度超过29.54%的销量增幅,销售额或难说理想,进一步导致公司增速放缓。
实际上,凯美纳已不是首次降价。2016年,该药以主动降价54%进入医保。相比之下,贝美纳于2022年首次纳入医保后,价格由203.7元降至58.82元,降幅为71.12%,但同期销量增幅高达684.32%。因此,降价效应或边际递减,即首次以量补价的作用明显,后续逐步减弱。
而且,凯美纳属于第一代EGFR-TKI,但市场上同类药品已进展到第三代。技术迭代的区别,在于逐步解决耐药问题,所以患者也逐渐倾向新一代药品。
价格方面,三款第三代EGFR-TKI均纳入医保,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等每盒分别为15300元、3520元、3304元,各自对应规格80毫克、55毫克、40毫克。
艾力斯在2022年报中披露,其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实现年度销售额7.9亿元。该企业组建的营销团队覆盖核心市场区域约1000家医院,另与复星医药(29.800, -0.06, -0.20%)子公司达成推广协议,后者覆盖医院超2000家。
米内网也统计过,2021年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的销售额分别超35亿元、15亿元。
面临激烈竞争,贝达药业的销售能力就至关重要。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7.79亿元,同比下降4.38%。其中,推广费用4.05亿元,2021年为4.53亿元,销售人员818人,2021年为323人。
2022年,艾力斯销售费用4.32亿元,同比上涨60.7%,销售人员576人。赛美纳能否接棒凯美纳并带动贝达药业的业绩,能否在竞争中突围成为大单品,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