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卖方研究行业近期密集受罚

近期,券商分析师、券商研报成了罚单多发地。5月以来,就有首创证券、中原证券、太平洋证券、山西证券、西南证券(3.700, -0.01, -0.27%)以及上述的申万宏源、申港证券、野村东方、民生证券等近10家券商和相关分析师因研报发布的违规问题受到监管处罚。

从单家券商收到罚单的数量来看,西南证券、太平洋各有三张,首创证券、民生证券、山西证券各有两张。

事实上,上述监管发现的诸多券商研报问题并非行业的一些偶然现象。

近年来随着卖方研究大军的持续扩容和行业内卷程度的加剧,卖方研究报告的总体数量越来越多,“高产”的分析师不在少数,但研报的质量却难言跟着一起增长,不少业内人士也都看在眼里。

一位有多年买方从业经历的人士此前曾告诉记者,“在券商研报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具体的预测或者相关具体内容,通常是来自上市公司的口径,而分析师在其中往往扮演的是上市公司‘传声筒’的角色。”

在他看来,分析师这样的做法虽然是行业常规,但也有把上市公司所传播的不实信息写进研报的风险。

某券商行业首席也向记者感慨道,行业内闭门造车式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卖方业内充斥着大量闭门造车式的研报,分析师就像信息的简单的搬运工,缺少有深度的、系统性的思考、研究。”

尽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中均规定,应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引用信息和数据来源进行核实,然而在现实中,分析师在做上市公司、市场信息的“传声筒”“搬运工”的时候,可能会把“核实”二字抛在脑后。

此外,不少由首席署名的研报真正的操刀者可能是一些实习生、刚入行的新人,虽然首席会起到指挥、把关的角色,但研报的整体质量仍然无法得到完全保证。

上述积弊导致了有不少券商研报看起来内容有理有据,但是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调研,论证依据不够充分,研报中一些浮于表面的内容自然经不起仔细推敲。

业内预计,上述一系列对研报业务的处罚来自于此前监管对于券商研报业务的专项检查,而已经开出的十余张罚单应该还不是此次系列处罚的全部,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一些券商和相关分析师会接到处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