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央行按兵不动,国内利率暂时没有进一步下行的动力,但在经济动量下滑的背景下,利率也没有上升的压力,中短端国债持仓风险不大。耐心等待几个月,如果政策思路发生变化,后续可能有惊喜。
对于商品来说,总体情绪比股票要低迷得多。一方面相对股票,商品对高频数据的反应更快更明显,所以更充分地反应了当前的需求低迷。
另一方面,煤炭价格下跌并将继续大跌的预期,是商品市场的另一个主要矛盾,通过成本预期,带动了一半工业品的期货价格下跌,成本和需求的共振使得商品市场总体情绪非常低迷,当前市场总体的期现价差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附近。
所以,商品市场后续单边做空已经不再是好的选择。波动和分化应该是末来一段时间商品市场的特征。
股票则需要更大的耐心。虽然市场总体的估值已经比较低,往下的空间并不很大,但股票市场对经济动量再度向下的反应并不充分,且包含了更多对政策的预期和期望。国内市场参与者的仓位并不低,对政策充满了憧憬,最近市场几乎每隔2天,就有对政策的传闻和期待。市场最后一波震荡重心下移的磨底,可能在期望,失望,再期望,再失望中完成。
股票市场的第二个风险,在于存量资金的流出。一方面存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 3年前正值三年封闭期股票多头基金(私募及公募)的发行高峰,这批基金 正在陆续到期开放,不可避免会出现赎回和净流出。
根据行为金融的一般规律,市场的第二个底部,往往不会像第一个底部,在恐慌中铸就 V形反转,一般是震荡重心下移,波动率收窄,在绝望中悄然见底。底部的右侧也会是纠结反复,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反转。于是,抄底也不能着急,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条件的成熟,选恰当的品种,并需要巧妙地使用一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