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不确定性下的缩表

发展小贷业务实现地产与金融紧密结合,并不是保利发展独有的探索,其他房企如金科股份(0.910, 0.08, 9.64%)也设立了科易小贷,中介平台世联行(2.560, 0.05, 1.99%)则曾打造世联小贷。

甚至在近两年房地产流动性紧张、销售遇阻的情况下,房企在广州、惠州等多地也陆续尝试过“首付贷”的营销方式。

尽管在公开报道中,小贷公司提供的产品都模糊指代消费贷,但资金仍会通过某些途径流入房地产,并为购房者提供财务杠杆。这类现象在政策层面并未得到支持,比如5月份惠州、深圳等地的住建局或房地产中介协会陆续发文,明确严禁“首付贷”及“零首付”等行为。

房地产经营环境的改变,令许多房企意识到高速发展时期已过去,粗放式发展需逐渐被精细化运营所取代,效益高于规模,行业也逐渐从扩表转向缩表。

在保利发展身上,相关的战略调整在过去两年表现得较为明显:2018年该公司曾将“一主两翼”战略升级为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以综合服务与不动产金融为翼,而自2021年起这种表述已难以在年报中找到。

比如2022年年报中,保利发展表示,公司结合行业发展新趋势与市场新特点,坚持以不动产投资开发为主,美好生活服务、产业金融等业务集群共进。

尤其是刘平出任董事长后,保利发展推行的组织重建包括提拔一批年轻干部,在集团总部增设地产管理中心、产业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在区域推行湾区公司吸收合并粤东公司,苏通公司、江南公司合并为苏州公司等。

观点新媒体还了解到,2022年7月,保利正式成立保利商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保利商旅),以此整合商业、酒店、旅游产业三大业务板块,并由集团副总经理潘志华出任董事长,保利商业董事长江宁琳出任总经理。

保利发展形容整合设立保利商旅是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之举,但该公司鲜有公开提及旧平台保利商业未来的发展计划。目前,保利商业控股股东仍为保利发展,但对外拓展合作的出面方基本变成保利商旅。

因而并不难理解,如今剥离保利和乐教育、保利小贷在内昔日“两翼”战略框架下的业务,只是保利在新时期组织重建的又一缩影。

更何况此番剥离的业务难以具备诸如物业、商旅市场化发展的能力,对保利而言还存在拖累报表问题。比如在业绩贡献较少的情况下,将保利小贷剥离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利润,但由于十几亿的资产出表,上市公司利润率却得到了提升,回流的现金也可用于其他资源配置。

保利物业也在公告中提及,预计公司将透过转让保利和乐教育13.875%股权录得收益金额111.13万元(未扣除税项及及开支),公司拟将所得款项用作补充一般营运资金。

出售非核心业务在房地产行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业务曾是房企实施“赛马”机制、广泛开展多元化转型探索的成果,它们被寄望于成为应对房地产主业不确定性的手段,扩表是为了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但随着规模成为负担,业务聚焦使得它们成为牺牲品。

被出售的标的比较重要的是物业及商业、酒店等公司,仅2022年就有中南建设(1.490, 0.12, 8.76%)、中粮控股、禹洲集团、佳源国际、首创置业已经出售或筹备出售物业管理平台,世茂、云南城投(2.210, 0.00, 0.00%)、富力等房企则出售旗下酒店等资产。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资产相对价值较高,出售更多是与企业现金流困境有关,而非业务发展不顺利。

其他一些更为边缘的业务中,据观点新媒体查询,2019年朗诗绿色集团宣布将处于亏损阶段的长租、物业管理咨询、园林绿化景观等5项业务出售予控股股东,所得款项净额9.81亿元;2020年起,世联行陆续出售世联小贷所持信贷资产,以及世联集房资管。

2022年1月,祥生控股集团以3.37亿元出售浙江向日葵(3.100, 0.00, 0.00%)健康产业公司,后者拥有的在建项目是诸暨一保健及养老中心;同年7月,新城发展计划出售128家星轶影院予横店影视(16.490, -0.20, -1.20%)。

另于今年5月23日,金隅集团(2.220, 0.04, 1.83%)挂牌四家养老子公司100%股权,涉及“爱馨”养老品牌相关项目。另一家国央企华润置地,也曾提及计划逐步退出康养板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