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公司遭立案调查,控股股东集体跑路?

 罗普特隶属于时下最为热门的“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板块。

  在2022年年报中,公司表示主要业务为立足数字经济,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元宇宙等核心技术的沉淀与发展,为行业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与技术。同时为客户提供数据服务,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产品、统一技术中台产品、平台产品和行业级解决方案等。

  自2022年12月28日盘中创出10.11元的阶段新低以来,罗普特股价展开一波强势行情,逐级拉升。今年4月12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攻至26.45元,创2021年8月13日以来新高,四个半月时间里累计最大涨幅高达161.62%,大幅跑赢大盘。

  与此同时,券商也开始吹票。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4月就有包括首创证券(14.060, 0.30, 2.18%)、财通证券(7.430, -0.02, -0.27%)、东方财富(14.230, -0.38, -2.60%)证券在内的三家券商出具了5份看多研报。

  以首创证券为例,分析师认为罗普特业务规模承压缩减,2023年有望迎来业绩反转修复;且公司存算一体持续推进,累计研发投入已超1200万元、G端数据资产应用抓手有望获得增量。

  卖方看多,买方自然不甘落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吴远怡旗下的广发科技创新混合首次新晋成为罗普特(688619.SH)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和福建华兴润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同时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增持人工智能板块也符合吴远怡在今年一季报中所宣称的投资思路,他坦言一季度的确增持了部分人工智能相关公司,他认为,目前人工智能chatgpt产品的问世是计算机第一次理解人类语言的史诗级时刻,其重要意义不亚于苹果手机的发明,同时通用人工智能的雏形出现,将大大提高人类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其次chatgpt3.5的产品已经具备很强的商业化价值,预计将很快被应用在各行各业。

  然而好景不长,罗普特股价自4月12日后迅速冲高回落。截至5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自4月12日以来的累计跌幅达37.65%。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二季度以来罗普特持续发布利空信息。首先是4月8日公司发布关于2022年度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2022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3671.48万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07.21万元。

  5月18日,罗普特发布公告表示于5月17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为稳住股价,公司于5月1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

  但5月18日公司股价仍旧“跳空低开”,截至当日收盘,股价跌幅达14.47%。

  一系列负面因素加持下,控股股东们“集体跑路”。根据公司回购公告,截至5月19日广发科技创新混合彻底消失于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这意味着吴远怡至少减持罗普特112.85万股。

  此外,北京泰达博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永诚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福建省华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福建华兴润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晋江十月华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皆于二季度减持公司股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