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积极因素正不断汇聚

经历5月份以来的震荡后,A股市场积极因素正积聚。

  一是经济回暖助力A股市场。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62281.9亿元,同比增长7.1%。1月份至4月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4388.1亿元,同比增长15.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41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占比超过六成。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年内经济基本面修复大方向确定,尤其服务业修复颇具亮点,证实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下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稳步建立,支撑经济恢复。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份至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了8.5%,这个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多3.8个百分点。

  新基建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策层面愿意加大支持力度的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各级政府正在持续加大对智能制造、新能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的支持力度,为这些行业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到2025年,新基建七大领域的直接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这将带动投资累计可能超过17万亿元。

  三是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33亿元,同比增长8.5%。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消费复苏是经济复苏的关键,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家电下乡等提振消费增速,消费市场在下半年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恢复增长。

  四是估值安全边际较高。截至5月26日收盘,A股整体动态市盈率为17.11倍。上证50指数(2559.6142, -4.89, -0.19%)、沪深300指数(3850.9511, 0.45, 0.01%)最新动态市盈率分别为9.43倍和11.09倍,均低于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24.89倍)、标普500指数(24.13倍)等境外主要指数估值水平。杨德龙表示,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估值仍有吸引力,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尽管积极因素较多,但5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扰动因素开始增多。李湛补充说:“一是国内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高频数据指向经济复苏斜率放缓。二是海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美国衰退担忧再起对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造成短期扰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