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公募逆势布局中长期行情

“新基金非常难卖。”沪上一家基金公司市场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今年谁家准备发权益类新基金,谁就得先准备好‘帮忙资金’,然后再考虑发行的具体事宜。”

  该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最大的感受是来自渠道方面的压力越来越明显。“过去两年基金的赚钱效应不明显,影响了客户的积极性。因此现在渠道方面对新基金的要求非常苛刻,对管理人标准更高,部分中小公司的新产品根本不给入池。即使是中大型基金公司,如果产品没有特色或基金经理‘咖位’不够,银行的回应也非常冷淡。”

  该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快速轮动使得基金刚刚有一点收益就又“还回去”了,客户往往刚想要买入或加仓就遭遇回撤。在这种情况下,被“套牢”和持币观望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增量资金也越来越少。

  但即使如此,不少基金公司仍在积极布局权益类新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的时点已经临近。从A股历史规律来看,在基金发行“冰点”入市的基金,往往有较好的中长期回报。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4日,上证综指下探触及2440.91点,在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期间发行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也遭遇了发行冰点期的考验。但该批产品成立至今平均回报达80%左右,其中华安制造先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中科沃土沃瑞、中信保诚创新成长、中信建投(25.890, -0.03, -0.12%)轮换混合、国泰价值LOF、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银华盛利等多只产品成立以来回报超过150%。

  一位在发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当前时点推新基金,销售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但中长期回报是相对确定的。“相比在高点时发行,我们更愿意当前时点撒下种子,静待花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