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出手!拟对这家金融央企增资2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太平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2022年,中国太平实现总保费达2275亿元,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1万亿元。另外,2023年1月至6月,中国太平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21.54亿元、163.36亿元和50.6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9.43%、10.35%和20.76%。

险企“多管齐下”积极补血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险企补充资本动作频频,部分是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部分是增加注册资本,总规模远超去年同期。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新华保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据悉,这一发行规模,是今年以来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最大的一单。

事实上,今年以来险企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中,不乏百亿级规模。例如,中国人保于6月1日发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资本补充债券”,并于6月5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120亿元,首五年票面利率为3.29%。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完成发行的10只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总规模为459亿元,涉及太保产险、中再财险、农银人寿、利安人寿等。

另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今年以来,紫金财险、信美相互人寿等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申请已获批复。

除发债之外,多家险企还通过增资等方式积极补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今年以来,阳光保险、太保产险、泰康养老保险、太平财险等多家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获批。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积极利用发债、增资进行补血,一方面是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留足空间,更重要的方面是保险行业提高偿付能力的迫切需求。增资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进而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而发债可补充附属资本,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