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泰格医药并购驱动下的商业模式

泰格医药成立于2004年12月,2012年8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泰格医药的优势是临床 CRO起家(核心业务为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从市场格局看,公司属于国内临床CRO龙头。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临床CRO市场由 IQVIA、Labcorp与ICON占据前三,收入占比分别为16.3%/12.5%/11.8%,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泰格医药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约1.3%,相较于2019年增长0.5%。2021年国内临床CRO市场泰格医药收入占比达11%,远超第二的药明康德(62.310, 0.49, 0.79%)(维权)(4.4%)与第三的康龙化成(38.280, 0.44, 1.16%)(2.6%)。

随着公司启动并购策略后,公司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展至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SMO、影像分析、生物分析、CMC、毒理学评价、实验室服务等等。

据悉,泰格医药的并购扩张之路始于2009年12月对美斯达的并购,此后正式开启了外延扩张之路。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泰格医药几乎以每年并购一家企业的速度,拓展自己的业务版图。

泰格医药的并购策略主要是哪些呢?公司总经理原CFO曹晓春曾对外表示,泰格医药通过战略收购,我们能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我们的研发服务能力,同时拓展服务的地域范围,其选择项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第一个,可以补全我们的临床研究服务链条。我们并购的一些企业,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某一领域做得比较好的,这样的公司可以加强我们的服务能力。比如 2014 年我们收购了方达,以提升我们的实验室服务能力;2017 年我们收购捷通,增强了我们的医疗器械研发服务能力。

第二个,区域的布局。例如,2015 年我们收购了韩国最大的临床 CRO 之一的 DreamCIS,以强化我们在韩国的服务能力。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球化发展,也计划并购一家有全球化布局的公司。

第三个,公司本身具备运营能力。我们更希望并购有完整团队、具备运营能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整合起来相对容易。当然,和我们理念共通也很重要。

以上三大策略或可以总结出两句话,第一,公司通过并购控股策略,延伸其服务能力如区域市场扩张等间接增厚其业绩;第二,公司通过并购投资策略,锁定客户,如公司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可为其正在进行的项目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或通过战略投资,公司已与该等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并购业务的加持下,公司业绩增长远超行业增速。

泰格医药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11.75亿元上涨至2022年的70.8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相应净利润由于2016年的1.57亿元上肢2022年的22.72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

公司的业绩增长显著超过行业增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临床 CRO 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346.2 亿美元增长至 2021年的 501.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9.7%,预计将以 9.2%的年复合增长率在 2026 年达 780.4 亿美元。

在并购加持下,公司的业务能力获得全球布局。截至2022年报告期末,公司在全球 50 个国家拥有超过 1,400 名的专业团队,可提供各类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业务覆盖主要在境外(主要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及美国)进行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有 188 个;在亚太地区、北美洲、欧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有 62个,涉及治疗领域包括肿瘤、疫苗、呼吸、心血管、内分泌、风湿免疫、感染及罕见疾病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