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6月27日,共有22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2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预案,2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8家公司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从回购缘来看,当日9家公司股票回购预案金额超千万元。
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上市公司回购同样比较密集。回购预案方面,截至记者发稿,年内共有684家公司披露回购预案,预计回购金额合计达430.72亿元;从实施回购情况来看,年内已有691家公司实施回购,金额共计326.29亿元。
已实施回购方面,大手笔回购不在少数。其中,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分别是牧原股份(42.420, 0.27, 0.64%)、盐湖股份(18.880, -0.06, -0.32%)和中联重科(6.700, 0.02, 0.30%),年内回购金额分别为20.53亿元、12.81亿元和10.84亿元。此外,还有徐工机械(6.760, 0.19, 2.89%)、伊利股份(28.220, -0.31, -1.09%)和TCL中环(32.170, 0.35, 1.10%)等67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
根据公告,上市公司回购多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维稳股价、稳定投资者预期及提振市场信心成为回购的普遍出发点。
上市公司密集回购的同时,还有不少公司披露了股票增持计划。6月26日晚间,恩捷股份(98.380, -0.48, -0.49%)公告称,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和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控股股东PAUL XIAOMING LEE及实际控制人家族成员之一李晓华,拟自6月27日起4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为1.5亿元至2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发稿,今年共有137家公司发布了股东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上限合计超过150亿元,大手笔增持不断,还有公司接连发布大额增持计划。
如贵州茅台(1718.790, -9.59, -0.55%)披露称,截至2023年6月26日,公司控股股东和股东的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其中,控股股东茅台集团公司增持了919621股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为16.76亿元,股东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增持了37600股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为0.69亿元,此次公司股东合计增持金额17.45亿元。
国轩高科(26.890, -0.03, -0.11%)此前4月披露公告称,控股股东国轩控股于2023年3月13日至4月21日累计增持公司股票10457828股,累计增持金额约为3亿元。基于对公司新能源锂电池业务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国轩控股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六6个月内,追加增持公司股份,追加增持股份金额为3亿元至10亿元。
同时,还有海尔智家(23.650, -0.18, -0.76%)、国航远洋(3.350, -0.02, -0.59%)、安达科技(8.310, 0.01, 0.12%)等不少上市公司选择“双管齐下”,既大笔回购,又有股东大幅增持。如海尔智家4月11日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目前投资价值的合理判断,公司实控人海尔集团之一致行动人海创智拟自当日起至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拟增持总金额为1.5亿元至3亿元;4月27日,海尔智家又披露称,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15亿元至30亿元回购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频繁时,往往是股市定价已经低于了内在价值,企业发展前景被严重低估。规模性的增持回购是市场的利好信号,有望提升市场信心,推动价值回归。”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道。
允泰资本创始人付立春也认为,上市公司的积极回购增持彰显出对上市公司、相关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信心,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整个A股市场都具有正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