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0-2021年,因光伏行业经济性凸显、光伏应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等多个环节。2021-2022年,高景太阳能逾八成营业收入来自于单晶硅片,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光伏硅片业务主要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资料显示,2022年硅片行业前五大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前五大企业总产量占全球硅片总产量比例为66%。截至2022年末,隆基绿能(27.970, -0.04, -0.14%)、TCL中环(31.650, -0.54, -1.68%)、晶科能源(14.110, 0.35, 2.54%)分别拥有133GW、140GW、65GW单晶硅片产能。截至2022年末,高景太阳能已建成30GW的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产能,与头部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为把握光伏行业发展机遇,近年来,硅片制造企业持续公布扩产计划,导致市场新增产能大幅增加。同时,因上游多晶硅料产能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匹配下游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产能的扩张速度,多晶硅料出现阶段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2021年原材料价格出现暴涨。而2023年以来,多晶硅料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下跌。
金辰股份(62.830, 0.99, 1.60%)常务副总裁祁海珅表示,硅片行业目前来说,产能有一定的过剩迹象。这种情况下,对二三线硅片厂家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很考验硅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空间。
高景太阳能表示,未来,如行业内企业大量扩产,叠加更多资本和企业涌入光伏行业,导致市场新增产能大幅增加,抑或是产能扩张速度阶段性高于下游应用市场增速,将进一步加剧竞争,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叠加上下游扩产周期不同可能导致产能错配,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或结构性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风险,进而导致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