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地产在6月23日晚的公告中称,自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宏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集团一直在探索多种债务管理活动,包括延长债务期限、改善现金流管理,以增强流动资金状况。
同时,建业地产也一直尽力履行其所有境外债务的还款义务。《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7月1日至今,集团已向境外债权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约12.6亿美元,其中本金约9.3亿美元,利息约3.3亿美元。
但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疲弱,每月销售逐渐恶化,销售不及预期。建业地产方面表示,集团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正在加剧,境外兑付压力持续增加。“即使集团竭尽全力,资金仍可能持续受压,现金无法满足履行当前和之后义务所需。”
在此情况下,建业地产公告称,未能在2023年6月23日宽限期结束之前支付2024年到期之7.75%优先票据的利息。
据了解,这笔境外债发行于2020年11月,规模为3亿美元,票面利率为7.75%,到期日为2024年5月24日。该笔境外债的付息频次为每半年一次(即每年5月24日、11月24日付息,节假日顺延)。在触发违约之前,债券有30天的宽限期。
据了解,今年4月上旬,建业地产曾公告宣布拟对2023年到期的3笔美元优先票据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涉及未偿还总金额近9亿美元。此外,建业地产还公告称,拟对4笔将于2024年和2025年到期的美元优先票据进行同时同意征求(其中就包括上述已经正式违约的3亿美元优先票据),涉及未偿还总金额约10.49亿美元。
4月28日,建业地产曾对外宣布计划展期2年的2023年到期的3笔美元优先票据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已达成,统一到2025年4月到期。但另外4笔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的优先票据至今未有新进展。截至目前,建业地产的存续境外债务规模约为19.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71亿元)。
在上述3亿美元优先票据正式违约的同时,建业地产宣布暂停向所有境外债权人进行支付,“以确保公平对待所有境外债权人”。
据了解,这笔未付利息可能会导致建业地产债权人根据相关融资安排的相应条款要求加快偿还债务或采取行动。截至公告日期,建业地产尚未收到有关加快境外还款的通知。
针对当前情况,建业地产在公告中表示,正在探讨全面解决方案,以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集团预计将聘请中介机构,并尽快出台境外债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境外债权人。同时将持续与境外债权人沟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缓解目前的流动性问题。
从违约后的工作重点来看,建业地产的安排与此前已暴雷房企类似。其表示,现阶段将全力保交付、保经营,集中一切资源保证现有项目交付,加快在建物业及已竣工物业的销售,并且稳定业务经营,以保障购房者、集团合作伙伴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此外,建业地产方面还表示,在不影响交付和正常营运的前提下,集团正厉行节约,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缩减非核心、非必要的营运和支出。截至公告日期,集团仍保持正常商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