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证券|中医药行业长期医疗逻辑:距离星辰大海还有多远?

长期来看,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逻辑必然会回归到拓展治疗边界,补充空白的临床需求上来。近年来,中药创新药持续火热,2021年全年累计获批12种中药新药,其中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3种,中药创新药9种。2022年仍然保持较高的新药申报速度,申报数量达1551件,中药创新药获批数量为7件。

但从现有的市场反馈来看,中药新药的持续放量仍然缺乏有效路径,对于医保的依赖程度较大。其原因在于,由于中医药现代研究方法学体系尚未成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模式、审评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创新中药能够带来的临床价值增量实际上是处于“黑箱”之中,缺乏有效客观的衡量评价标准。

事实上,与西医不同,中医学理论类似于一种特征判断,或者说是贝叶斯方法估计。例如,我们不知道这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但是中医通过中医学理论建立了一个特征库,并且利用这个特征库检索并且逐渐逼近解决方法,这与西医的因果推理研究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由于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复杂,可能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等特征,套用西医的注册审批体系并非十分恰当。

因此,建立适用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病症相关的模型及完善的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尤为关键,是中药创新药长足发展的核心基石,政策端也正在持续发力,建设健全中药相关的审评注册体系。

2020年9月NMPA发布《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细化申报资料要求。新分类不再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而是支持基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评价中药的有效性,强调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提出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

2023年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规定》中指出申请注册的中药具有人用经验的,可根据人用经验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支持程度,合理提交相应的申报材料;满足相应条件的处方可简化工艺研究,豁免非临床有效性研究,豁免I期、II期临床试验等;引入真实世界证据作为支持产品上市的依据。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企业对于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据wind显示,74家中药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和从2018年的62.03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9%。其中,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5%,且研发费用绝对值超过5亿元的共有3家企业,分别为康缘药业(26.280, -0.18, -0.68%)、天士力(14.120, -0.27, -1.88%)、以岭药业(25.640, -0.64, -2.44%)。从产品来看,三家企业在研管线丰富,多个管线步入临床,有望成为中药创新药赛道发展之下的主要获益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