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热潮下,不少上市公司开始主动向英伟达“靠拢”,面对投资人的提问,或主动或被动,纷纷披露和英伟达“千丝万缕”的关系。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种途径企图蹭上这波“英伟达热潮”,以五月底至六月初连收五个涨停板的鸿博股份为例。鸿博股份在5月28日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项目目前已投入实际运营,英博数科已于本月初产生营业收入与利润,公司股价于次日涨停。
随后,鸿博股份又在30日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中指出,英博数科目前与五季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算力租赁服务合同,英博数科在协议签署后的12个月内向五季智能提供高性能GPU算力出租服务,一期交付不超过256台服务器总计不低于1280P算力。公司股价再次于31日涨停。而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主营业务就是提供100P英伟达高性能计算及AI推理训练的算力出租。
鸿博股份主营业务其实为印刷业,与英伟达合作的业务方向目前仅占公司主要营收的一成,通过“赋能中心”这一合作,鸿博股份成功和英伟达以及“算力”等概念绑定,股价扶摇直上。从基本面来看,鸿博股份业绩情况并不算乐观。2022年度净利润为-7506.9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为-8785.82万元,且连续五年为负;2023年一季度鸿博股份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2亿元。
事实上,有机构已于今年一季度早早“埋伏”于英伟达概念股中。数据显示,高华-汇丰-GOLDMAN,SACHS&CO.LLC(QFII)已于今年一季度新晋成为鸿博股份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数量为221.39万股。此外,中信证券(20.18 -0.10%,诊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于一季度新晋成为该股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此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称自己与英伟达达成了合作关系,股价也随之迎来暴涨。其中奥士康(41.30 +4.85%,诊股)5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人称公司有通过供应体系向英伟达提供PCB系列产品。随后奥士康股价便于当日在盘中涨停。顺网科技(19.74 -2.03%,诊股)回复投资人称公司合作伙伴有英伟达后,公司股价也于当日涨停;金百泽(34.99 -2.59%,诊股)近半个月以来股价累计最大涨幅实现翻倍;胜宏科技、奥比中光、中富通(19.95 +7.61%,诊股)、博杰股份(38.59 -1.33%,诊股)等上市公司股价期间涨幅在20%至30%不等。
当然,也有上市公司的回答“耐人寻味”。5月31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千方科技是否有向英伟达提供服务或产品。千方科技回应投资人表示“公司暂时未提供服务,但是英伟达提供GPU芯片,我们用了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上游企业芯片自研宇视算力型服务器和视频推理解析。”这层“关系”让人啼笑皆非。
民生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在二级市场中,公司蹭概念热度的情况较为普遍,最近的一次就是有大量公司蹭OpenAI和Chatgpt的概念。不过相比之下,英伟达是做硬件的公司,同时英伟达H100、A100、A800芯片的出货量较为稳定,“贴”英伟达更能帮助企业涨EPS(每股盈利),最终在第二季度的业绩上有所体现。
在面对“英伟达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和投资人做出澄清,但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公司股价依旧大涨。一博科技(84.05 +0.85%,诊股)5月2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与Intel、AMD、Marvell等国际知名芯片公司保持十余年的长期合作,对芯片测试验证的PCB设计、仿真分析及生产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后,一博科技在四个交易日内股价最大涨幅高达56%。一博科技于5月30日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未直接向英伟达公司供货,不存在相关收入;英伟达公司的业绩情况,与公司的业绩并无相关影响,但一博科技于次日股价一度大涨近18%。
与此同时,立方数科(6.65 +1.37%,诊股)、光环新网(12.45 +3.06%,诊股)、宣亚国际(24.06 +2.78%,诊股)、亿道信息(49.05 -6.29%,诊股)等均披露与英伟达无直接合作,但存在关联。在回应前,立方数科5月30日、31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最大涨幅高达41%,弘信电子(19.70 +2.71%,诊股)、沪电股份、光环新网、亿道信息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在回应后,精研科技(29.15 +4.11%,诊股)5月26日、29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涨幅均超11%,宣亚国际股价同样依然上涨。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对于算力概念股持续冲高,应该谨慎看待。因为这种行情可能是市场炒作,而非公司真实价值的反映,存在投机风险。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行业趋势,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