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股价的一泻千里,或来源于隆基绿能的基本面预期出现变化。
隆基绿能是光伏组件一体化龙头公司,业务涵盖硅片、电池片、组件等。
光伏产业链中的上游是硅料和硅片,硅片由硅料加工而成;中下游是电池和组件,电池片由硅片制成,组件则由电池片串并联连接而成。
当下,隆基绿能面临两个隐忧,其包括所处硅片行业存在价格战现象、所处组件行业竞争激烈。
首先是硅片行业。5月29日晚间,隆基绿能官网公示单晶硅片最新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150μm厚度)价格由6.3元下调至4.36元,P型M6(150μm厚度)单晶硅片价格由至5.44元下调至3.81元人民币,较前次(4月27日)的报价,降幅均达到30%。
实际上,这样的持续降价策略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硅片价格的下降导致毛利率出现下跌,2022年,硅片实现毛利率17.62%,下降了9.93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下降也进一步导致公司的业绩和盈利均不及预期。相关数据显示,有20多家机构预测隆基绿能2022年归属净利润平均值为151.46亿元。但2022年,隆基绿能实现归属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了62.66%。
根据国泰君安(14.88 +0.00%,诊股)的研报显示,公司预计23Q1硅片出货为23.82GW,外销约为10GW+,单瓦盈利5分,盈利低于预期主要系 1-2月低价订单影响所致。西南证券(3.73 -0.80%,诊股)也表示,公司为了保证一定开工率,签订了部分低价订单,因此导致了2023年1-2月份硅料、硅片价格大幅波动,拖累盈利低于预期。
除了硅片行业,隆基绿能在组件赛道上也被竞争对手迎头赶上。华夏能源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四大厂家分别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37.75 +6.04%,诊股)、晶科能源(12.71 +8.91%,诊股)、晶澳科技(37.00 +2.61%,诊股),头部四家单家出货量均超过40GW。其中,隆基绿能仅仅领先天合光能2GW。而上一年,这一差距为14GW。
在所有光伏龙头都在努力布局全产业化的时候,隆基绿能与同行的差距已经逐渐缩小。